找工作,这份避坑指南你值得拥有!



【导语】我们在找工作的时候,总会面临一些问题,这份避坑指南你值得拥有!
01谨防高薪诱惑
有些招聘广告打着“高薪就业”的噱头,专门“忽悠”学生前去应聘。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有的要求缴纳押金、培训费、服装费,有的则以工作不合格背弃承诺,最后吃亏的只能是学生。
防范提示:求职者要全面了解用人单位、招聘职位等情况,特别是报酬较高、福利优厚的岗位,尽量通过用人单位官网查询或者向相关机构核实工作内容和性质,核对薪资水平是否合理,以防被骗。
02足不出户就赚钱
某些诈骗人员打着点击鼠标就赚钱、刷单返现等幌子进行金融诈骗。诈骗人员发布“兼职刷单,立马返现;足不出户,月薪过万”的信息,炮制出“兼职刷单”陷阱。
防范提示:求职者不要轻信既轻松又赚钱的“好差事”,应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就业观。
03没有职位,先交费
一些中介会事先进行高薪招聘,在应聘者报名后,要求交一定的报名费、体检费、培训费等。一般在收取费用之后,就称应聘的职位已满。
防范提示:《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应聘者应对“先缴费、再上岗”的情况保持高度警惕。
04培训贷
某些培训机构将高薪就业作为诱饵,向学生承诺培训后包就业,但须向指定借贷机构贷款支付培训费用。
防范提示:求职者要增强辨别和防范意识,参加培训前一要看培训机构是否具备培训资质,二要看经营范围是否包含培训内容,三要看承诺薪资是否与社会同等岗位条件薪资水平大体一致。
05变相传销
一些传销组织鼓吹自己从事电子商务、人际网络、网络销售、框架营销等,用所谓的“经济理论”“市场营销手法”欺骗缺乏社会阅历的学生加入。
防范提示:求职者要了解国家有关禁止传销的法规规定,掌握识别传销的基本知识;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树立勤劳致富、拒绝传销的防范意识。
06电话诈骗发短信
骗子一般通过手机群发短信,等受骗者上钩后进行电信诈骗。每次得手后,骗子会把手机号和银行账号一同注销,也有骗子用捡来的身份证办理账号。
防范提示:正规单位一般都会有官网及相关公众号,招聘信息会在公众号内进行推送,并且很多企业都会通过校内的导员及就业来发布招聘信息。
07我有关系帮你找
骗子吹嘘自己“关系硬”,可帮助求职者找工作,但需一定的“疏通费”。当事主交钱后,骗子立马逃之夭夭。
防范提示:找工作,不要轻信那些陌生人的“硬关系”,也不要被街头的一些小广告所迷惑,你要想清楚真正有关系的人凭什么要为一个素昧平生的人冒这份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