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公务员的几个谎言误区,你信了吗?



【导语】你是否有考公务员的念头?你是否听说公务员考试很难很难?你是否考过几次但找不到头绪?现在的主流错误观点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我会告诉你它们错的有多么离谱。
一、不靠关系根本不可能考上公务员
当铺天盖地关于公务员考试漏.题、作弊的新闻传出,很多人都像知道了惊天真相一样地四处宣传,还有人感叹“难怪我考不上公务员,原来他们都在作弊!”。还有就是口耳相传的某某某又找关系打了招呼,面试直接大比分反超原来的笔试第一名,关于这样的版本我听过不下十种,让人产生这么一个印象--没有关系去考公务员就是徒劳。
流言掩盖真相!这些事情之所以成为新闻,就是因为它们是少数情况,有些小市县我不敢说,就我考过的国考、省考、市考来说,虽然可能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现象,但是国家对这一块监管非常严格,整体上还是公正合理的。我职院的几个好朋友和我差不多,都是农村家庭,自己一个人出来,没有任何社会关系,但都是吃得苦的苗子,当初相约一起考公务员,陆陆续续都考上了,一个也没落下。其中还有一位还是面试大比分反超其他人,他当时还蛮有顾虑,说别人会不会说他找了关系,因为表面上看起来太像做手脚的,我说,你的口才绝对值这个分数。
我想说,夸张的事实成为诸多人退却的借口。退一万步说,就算你报考了一个有人“预定”的职位,如果你笔试大比分超出,“他们”也是不敢随便动你的。
二、公务员考试和中奖的几率差不多
现在的公务员报考录取比例动辄都是300多比1、500多比1,我参加的那次市考报的职位还是1027比1,几率看起来是和中奖差不多,但是真的那么难吗?以下引用一位我很佩服公考名人的话来解释--“其实你仔细想想,这几百个人里面至少有50%的人是抱着碰碰运气的心态去试一下,这部分绝对是炮灰,可以忽略不计;至少有30%的人只是随便复习一下,没有经过完整的训练;至少有15%的人复习方法不对,还在学行测解题十大技巧、申论万能八条之类的东西,最后剩下5%基础较好,方法得当,复习全面的人,真正的决斗也只在这几个人里面展开,还要除掉一些心理素质不好的或者发挥不稳定的,你要相信你所经受的训练是绝对让你成为王者的。”
说得太经典了,就是这个道理,你不是在抽奖,你是在竞争!只要你训练的当,这些比例都是浮云!你会不屑与那些业余选手为伍的!
三、不上辅导班,复习就上不了档次
这完全是辅导班威胁你去交钱的说辞!花几千块钱进个辅导班,结果进去一听,都是一些基础知识,就算有些东西当时听起来很新奇,但是考试的完全用不上。
现行公务员考试并不像高考或者司法考试这种需要大量的知识记忆和理解的考试,他只是考察你本身的一些基本素质,所以你也只需要掌握一些技巧来提高你的表现水平。
只要你经过了高考训练,有独立阅读的能力,你会发现辅导班60分钟讲的东西你自己看书做题15分钟就搞懂了。
公考辅导班这种产品只适合没有自信需要心理安慰的人去消费,心理安慰也是有效果的,当然你不需要的。
四、报名就应该报招聘人数多的职位,机会大很多
吃过一两次亏的朋友应该已经知道这个问题了,有的职位招2个人,只有15个人报,有的职位招30个人,有4000多人报,哪个竞争更激烈显而易见。但这并不是说招的人越少就越应该去报,招的人数并不能做绝对参考,主要要看限制条件。我建议如果你不是对某个部门或者某个职位有特殊兴趣的话,你的报考原则应该是“在我的条件符合的职位里,哪个职位限制条件越多我就报哪个”。
假如你是硕士毕业、机械自动化专业、党员、应届毕业生,有这么几个职位:A,专业不限,要求本科及以上。B,理工类专业,要求硕士。C,要求机械相关专业,硕士,党员。
那么你肯定要报C职位,不管他们招聘的人数有多大差异。因为是限制条件按决定竞争激烈程度。
另外补充一点就是,如果你对某些地方考试的公正性不是非常确定的话,建议不要报考只招1个人的职位。